2024年植保進展與展望發布
作者:
發布時間:
2023-11-24
2024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
據全國農作物病蟲測報網監測和專家會商分析,預計2024年小麥、水稻、玉米、馬鈴薯等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呈重發態勢,全國發生面積20.4億畝次。
需重點關注:
小麥“四病一蟲〞(赤霉病、條銹病、紋枯病、莖基腐病、蚜蟲),
水稻“三蟲兩病〞(二化螟、稻飛虱、稻縱卷葉螟、紋枯病、稻瘟病)、
玉米“四蟲兩病”(草地貪夜蛾、粘蟲、棉鈴蟲、玉米螟、南方銹病、大斑病),
以及馬鈴薯晚疫病、草地螟、蔬菜薊馬、大豆根腐病。
小麥赤霉病偏重至大流行,預計全國發生面積9000萬畝,需預防控制面積在2.5億畝次以上。湖北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河南、山東南部等長江中下游、江淮、黃淮南部麥區偏重至大流行;華北、西南和西北麥區有中等流行風險。
小麥條銹病中等流行,預計全國發生面積3000萬畝。鄂西北、江漢平原、河南南部、陜西關中局部麥區偏重流行風險高。
二化螟偏重發生,局部大發生,預計全國發生面積2.3億畝次。江南稻區偏重發生,其中湖南中南部和環洞庭湖地區、江西環鄱陽湖地區、浙江南部沿海和中部混栽區大發生,其他稻區中等發生。
稻飛虱偏重發生,預計全國發生面積3.2億畝次。西南東部和北部、華南、江南、長江中下游稻區偏重發生,南方其他稻區中等發生。
稻縱卷葉螟中等發生,預計全國發生面積2.2億畝次。江南、長江下游和華南中東部稻區偏重發生,南方其他稻區中等發生。
玉米草地貪夜蛾偏重發生,預計全國發生面積4000萬畝次。西南、華南發生代次多、程度重;江南、長江中下游、江淮黃淮地區中等發生,西北華北地區偏輕發生。
南方銹病存在偏重流行可能,預計全國發生面積6000萬畝次。發生區域以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河北、山西、天津等為主;警惕臺風過后南方銹病在江南和黃淮海爆發流行。
2024年紅火蟻發生面積仍然較大,在華南大部、江南南部普遍發生,在西南、長江中下游點片發生,部分地區發生程度加重,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600萬畝左右,防治面積為1500萬畝次以上。
2024年柑橘黃龍病繼續呈“北抬西擴”態勢,華南、西南、長江中下游大部地區發生,桂北、湘南、贛南柑橘帶有局部加重發生可能,需重點防控。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200萬畝以上,防治面積為 3200萬畝次以上。
2024年蘋果蠹蛾繼續在西北、東北蘋果主產區發生,在天津、河北、寧夏、內蒙古等地新發疫情,需重點防控。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50萬畝以上,防治面積為280萬畝次以上。
2024年馬鈴薯甲蟲在東北、西北邊境地區有繼續擴散風險,需重點防控;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4萬畝以上,防治面積為8萬畝次以上。
2024年梨火疫病繼續在西北地區蘋果、梨產區局部發生,亞洲梨火疫病在長江流域蘋果、梨產區局部點片發生。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50萬畝次,防治面積為100萬畝次。
2024年農藥市場預測
“十四五〞以來種植業農藥使用從總體看,總量穩中有降,各大類穩中有變,高效、低毒農藥主打,預計2024年種植業農藥使用量需求與2023年基本持平。
2024年農藥市場總體趨勢呈現“總量穩、結構變”的特點。
“總量穩”主要體現在:一是施用農藥仍是我國“蟲口奪糧”的主要方式,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戰略需求;二是我國重大病蟲害多發重發頻發,國家鼓勵和支持“一噴三防、一噴多促〞等預防性和應急性防控用藥;三是農作物病蟲害抗藥性發展呈加速上升趨勢,用藥量趨近登記用量上限。
“結構變”主要體現在:一是生物農藥用量將繼續上升。隨著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趨嚴,綠色防控的深入推進,綠色防控面積增加,生物農藥需求旺盛,用量會有所上升。二是各大類農藥有升有降。全國殺蟲劑用量隨著“防早治小”的理念深入農心,會有所下降;殺菌劑用量因國家鼓勵“一噴三防、一噴多促〞將有所上升;除草劑因土地流轉加快、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草害趨重,用量將繼續上升;植物生長調節劑未來幾年隨著大面積提單產行動,需求會明顯增加。三是經濟作物用藥量將下降。蔬菜、果樹類用藥結構將趨于高效低殘留、低用量農藥,相關高效農藥的需求旺盛。
2024年抗藥性病蟲草防治用藥建議
1、褐飛虱:暫停使用吡蟲啉、噻蟲嗪、噻嗪酮等藥劑,限制使用呋蟲胺、三氟苯嘧啶、烯啶蟲胺、氟啶蟲胺腈的次數。
2、二化螟:在高抗地區暫停使用氯蟲苯甲酰胺、阿維菌素等藥劑,輪換使用乙基多殺菌素、雙酰肼類等藥劑。
3、稻縱卷葉螟:限制使用氯蟲苯甲酰胺等殺蟲劑的次數,輪換使用茚蟲威、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、乙基多殺菌素等藥劑。
4、麥蚜:限制使用含有吡蟲啉的小麥拌種劑,輪換使用含有噻蟲嗪、噻蟲胺、辛硫磷的拌種劑或包衣劑。
5、豇豆薊馬:優先選用金龜子綠僵菌、苦參堿等生物農藥,限制使用甲維鹽和蟲螨腈次數,輪換使用乙基多殺菌素等。
6、小麥赤霉病:江蘇、安徽等省停止使用多菌靈及其復配藥劑,輪換使用內硫菌唑、氰烯菌酯、氟唑菌酰羥胺、戊唑醇等藥劑。
7、水稻惡苗病:在高抗地區暫停使用氰烯菌酯及其復配藥劑,輪換或混配使用戊唑醇、咪鮮胺、咯菌腈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。
8、稻田雜草:東北、長江中下游高抗地區暫停使用五氟磺草胺、二氯喹啉酸防治稗草,輪換使用噁唑酰草胺、氰氟草酯等藥劑。
9、麥田雜草:高抗地區暫停使用苯磺隆防治播娘蒿、炔草酯防治菵草、精噁唑禾草靈防治日本看麥娘,提倡播后苗前使用砜吡草唑、吡氟酰草胺、氟噻草胺等藥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。
2024年病蟲防控重點工作
第一,組織開展“蟲口奪糧”行動。圍繞穩糧增油中心任務和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,繼續組織開展“蟲口奪糧”促豐收行動和病蟲防控 “百千萬”技術指導行動,推技術、提防效,提單產、促豐收。
第二,組織開展“雙百遴選〞活動。在全國果菜茶優勢區、主要糧油產品生產基地,實施部省共建,遴選建立100個綠色防控示范基地,遴選發布和推廣應用100項綠色防控技術模式。
第三,大力推廣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。按照中央—號文件和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》 等要求,大力推廣生態調控、理化誘控、生物防治和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,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。
2024年病蟲害防控十大推廣技術
1、小麥“一噴三防〞技術
2、秋糧”一噴多促〞技術
3、豇豆害蟲 “防蟲網+〞技術
4、生態調控技術(水稻、 果菜茶)
5、免疫誘抗技術(抗逆、增產)、
6、昆蟲信息素控害技術(性誘、食誘)
7、害蟲燈光(色板)誘控技術
8、生物防治技術(天敵利用與釋放)
9、生物農藥應用技術
10、高效低殘綠色農藥應用技術
2023年,在全國人大法工委和農業農村部的重視支持下,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啟動了《植物保護法》立法調研工作,成立了立法工作專班。最近,部常務會審議了 《植物保護法》草稿,該項工作正式提上日程,希望各界廣泛參與,促進該法早日出臺。
來源:內容來源于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