獼猴桃根腐病防治管理技術
發布時間:
2022-04-09
獼猴桃根腐病是獼猴桃根部病害最主要也是最嚴重的一種表現形式,嚴重時可造成獼猴桃果樹死亡,直接對果農造成經濟損失。根腐病癥狀初期在根頸部出現暗褐色水漬狀病斑,逐漸擴大后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。根系病部皮層和木質部逐漸變黑腐爛。地上部葉片變黃脫落,并落果,嚴重時樹體萎蔫死亡。
▲ 獼猴桃根腐病
造成獼猴桃根腐病的原因:
1、重茬種植,土壤中病菌積累越來越多,根腐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5-10年;
2、不合理用肥,導致土壤板結、酸化,根系生長環境不良,樹勢較弱,容易被病菌侵染,再一個使用未腐熟的糞便,滋生病菌;
3、不合理的農事管理,比如旋地,造成獼猴桃根系損傷,被病菌侵染;
4、長時間陰雨,造成獼猴桃果園積水、漚根,根系受到損傷,病菌侵染。
▲獼猴桃種植
根腐病防治方式:
1、防止積水:陰雨前應及時對果園地頭的灌溉渠道口進行封堵,以防渠道中的雨水倒流進果園,造成危害。已出現積水的果園應及時開溝排水,或利用抽水泵等抽水設備將積水抽出果園。
2、增施有機肥,增加土壤通透性:秋季增施有機肥,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,使土壤疏松通透,促進根系生長。
3、清理雜草,降低濕度:對生草果園的草和雜草進行割除,增強空氣流動,以降低果園濕度,提高果園通透性。
4、化學防治:
對已發生根腐病的樹,先對根部刨土涼根一兩天;在根系外圍挖深15厘米深環狀溝,用10ml根瑞寧+30g扎根N66兌水20斤進行灌根處理。
針對大面積根腐病嚴重果園,可以使用500ml根瑞寧+5L扎根N66使用施肥槍處理2畝地,間隔15天再次處理。
上一頁
下一頁